學名
Ophiocara porocephala  
發音 
Ophiocara porocephala頭孔塘鱧
by: 魚類生態與演化研究室
命名者 (Valenciennes, 1837) 棲息深度 0 - 5公尺
中文名 頭孔塘鱧 有毒魚類 否 
科中文名 塘鱧科 經濟性 否 
科號科名 F457 Eleotridae 食用魚類 是  中國大陸名 頭孔塘鱧 
最大體長 34 cm  觀賞魚類 否  其他中文名 黑咕嚕、烏咕嚕仔、狗萬仔(澎湖) 
世界分布 印度至西太平洋   台灣分布 西部、北部 
棲息環境 砂泥底、河口、淡水、近海沿岸、
潟湖、礁沙混合區 
模式種產地
俾斯麥群島 
同種異名 Agonostoma darwiniense, Eleotris limosus, Eleotris litoralis, Eleotris madagascariensis, Eleotris ophicephalus, Eleotris porocephala, Eleotris porocephalus, Eleotris scintillans, Ophiocara aporos, Ophiocara darwiniensis, Ophiocara limosus, Ophiocara porocaephala, Ophiocara porocephala darwiniense ...共14筆..  
參考文獻 1. 臺灣魚類誌(沈等, 1993);2. 周銘泰、高瑞卿。2011。臺灣淡水及河口魚圖鑑(The Freshwater and Estuarine Fish of Taiwan)。晨星出版有限公司,台中市。381 pp. ;3. 伍漢霖、鐘俊生等編著。2008。中國動物誌-硬骨魚綱-鱸形目(五)-鰕虎魚亞目。科學出版社,北京。951 pp. ;4. 陳義雄、方力行。1999。臺灣淡水及河口魚類誌。國立海洋生物博物館,屏東。287 pp.    Cuvier, G. etc. 1837 Akihito, P. etc. 1974 沈世傑 編 Shih-Chieh Shen ed. 1993 陳義雄,方力行 1999 伍漢霖, 鐘俊生等 編著 2008 周銘泰, 高瑞卿 2011 伍漢霖, 邵廣昭, 賴春福, 莊棣華, 林沛立 2012 
典藏標本 ASIZP0056806 ASIZP0057618 ASIZP0058103 ASIZP0058206 ASIZP0058761 ASIZP0059746 ASIZP0059981 ASIZP0060280 ASIZP0066379 ASIZP0072754 ASIZP0073469 ASIZP0073470 ASIZP0074089 ASIZP0074663 ASIZP0074746 ASIZP0075248 ASIZP0075249 ASIZP0805436 ASIZP0806022 ASIZP0806023 ASIZP0806780 ASIZP0806781 ASIZP0915436 ASIZP0916022 ASIZP0916023 ASIZP0916780 ASIZP0916781 NMMBP03924 NTOUP201005-259 ZMH18780  
典藏基因2012-10-15,張家豪,CO1,100%
英文俗名 Northern mud gudgeon; Spangled gudgeon; Spangled sleeper; Flathead sleeper 
瀕危狀態 NL不在IUCN瀕危名單中      
形態特徵

第1背鰭:Ⅵ;第2背鰭:Ⅰ/ 8。臀鰭:Ⅰ/ 7;胸鰭:13;腹鰭:Ⅰ/ 5;尾鰭:3+14+3。縱列鱗 36;橫列鱗 16;背鰭前鱗 26。體長為體高的4.5倍;為頭長的2.9倍。頭長為吻長的3.8倍;為眼徑的5.1倍;眼間距的2.8倍。尾柄長為尾柄高的1.6倍。體延長,魚體前部分呈圓筒狀,後部側扁。背緣、腹緣微微隆起,尾柄較高。頭中大,形狀微尖,稍平扁;頭後高而側扁,頭寬大於頭高。頭部具有5個感覺管孔。臉頰圓突,在眼睛下方有6條橫行的感覺乳突線,排列呈放射狀,其下方尚有2條縱行感覺乳突線。吻中大,稍尖,吻長為眼徑的1.4倍。眼中大,上位,稍突出。兩眼間隔寬平,約為眼徑的2倍。鼻孔每側兩個,分離:前鼻孔圓形,具有短管,接近上唇;後鼻孔小,在眼睛前方。口大,前上位,口裂向後延伸至對應於眼睛中位後方。上、下頜齒形狀細尖,多行,內列齒形狀較大;鋤骨無齒。唇厚。舌大,游離。鰓孔寬大,向前向下延伸至眼後緣與前鰓蓋骨後緣的中間下方。前鰓蓋骨後緣具有5個感覺管孔。鰓被架6條。魚體身上有中型的弱櫛鱗;頸部、臉頰、鰓蓋以及胸鰭基部、腹部則為小圓鱗;吻部和下顎面無鱗。無側線。背鰭2個,相距較近:第1背鰭起於胸鰭基部後上方,第3、4棘最長,後端延伸幾乎到達第2背鰭起點;第2背鰭較長,平放時不延伸至尾鰭基部。臀鰭起點與第2背鰭相對。胸鰭寬圓,扇形,中側位。腹鰭長,起點於胸鰭基部的下方,內側鰭條長於外側的鰭條,左、右腹鰭靠近,但不相連、癒合,腹鰭末端不會延伸至肛門。尾鰭長圓形。頭部及體側為棕青色,腹側淺色,幼魚時體側有兩條灰白色橫帶,隨著成長而漸縮點,僅在體背留下不規則的淡黃色大斑;體側中部有4~5條灰黑色縱帶,並雜有青黃色或白色小圓斑,鰓蓋及臉頰部位也具有若干個小白斑分布。胸鰭基部常具有2個褐斑;尾柄上方有時有1個暗色斑塊;各鰭為灰黑色,第二背鰭、臀鰭及尾鰭邊緣顏色較淺。(林上智、林沛立編寫 2012/10)

棲所生態

中小型底層魚類,喜歡半淡鹹水環境,主要棲息於河口及紅樹林等汽水域。攻擊性強,為肉食性魚,一般以攝食小魚、蝦、蟹、水生昆蟲等為生。 

地理分布

分布於印度-西太平洋區海域,由東非到菲律賓,北至琉球群島,南至澳大利亞和新喀裡多尼亞。臺灣分布於北部及西部地區。  

漁業利用

中小型魚類,可供食用。  

資料維護:黃世彬 中研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     網站營運:中研院數位文化中心